内在宁静了,外在的一切便发生了改变!
来源:香港艾威序国际研究训练机构 | 作者:hkisyin | 发布时间: 2022-09-08 | 1864 次浏览 | 分享到:


郁闷是因为能力和欲望不匹配


在《达生》篇里,庄子给了我们一个建议:如果你觉得在人世间想要的东西已经远远大于你需要的东西,而且你的能力又不足以支撑你的欲望的时候,你应该做一点儿减法。


这对于现代人来说,的确不容易。


小梁有一个算法,或者叫公式。我认为所谓的郁闷,就是你的欲望大于世间给你的机会,别人想要你做的事情,远不如你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的时候,就会形成郁闷。


现在很多年轻人,二十几岁的时候,读书不少,对各种微信公众号上商业模式研究得也很深入,所以觉得自己怀才不遇,产生了所谓的郁闷感。


一旦外界让你做的事情大于你的能力和欲望,就形成了压力。你看过深海里的鱼吗?它为什么不炸?虽然海底的压力很大,但因为它体内的压力和体外的压力是一样的,所以它就很舒服。


对于现代人来说,我们需要花一点儿时间去研究一件事情——你的能力和你的欲望,以及外在的机缘之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配比关系。


如果可以的话,让自己的能力略微比自己的欲望高一点儿,你就会觉得做事很轻松,游刃有余。


让自己的欲望略微低一点儿,你就会发现自己活在自在当中。


反而言之,你的能力小于欲望,你的欲望又大于社会给你机会的时候,就很难保持舒服的状态。


庄子在《达生》篇里就在讨论这个问题。他说:“事奚足弃而生奚足遗?”——一件事值得放弃,还是你内在的生命能量值得放弃呢?答案当然是“弃世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


把大部分能够不做的事情放弃掉,你的身体就不会处于劳顿当中。把生活的琐事放置一边,内在的精力则不会亏损。



放下很多事,精力反而更旺盛


我们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每天好忙。忙是因为我们的心死了,我们的心就像螨虫一样,被遗弃在生活的床垫上。


是不是真的有这么多事情需要我们忙呢?


有一天,我和老吴(吴伯凡)就讨论过这个事儿。我发现自己每天居然要花一个半到两个小时刷微信,浏览一个叫“看一看”的功能——那个东西会让人上瘾,因为它会搜集你喜欢的东西——不知不觉两个小时就过去了。


其实,两个小时都可以看完一本书。如果你精读一本书,每天读两个小时,连续读一周的话,基本上也可以把《围城》看完了。


实在不行,看《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还可以学点儿中国传统文化。《天龙八部》还可以帮助你了解厥阴经、太阳经、少阴少阳等各条经络的关系。


很多人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知识,都是在看金庸著作的时候学会的。


而我们在做什么?我们在刷微信,重复看着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自从我点过一次汽车的新闻之后,它天天给我推送各种SUV信息。


我现在基本对国产的各种SUV了如指掌,才知道原来中国已经出现了那么多性价比还真不错的SUV。


然后一看,又觉得没劲了,因为看得多了就会产生一种厌倦感。但是第二天又会继续看,这种厌倦之后的继续,很是让人烦恼。


那是一种扔又扔不掉,拿又拿不起,心里不渴望,行为上放不下的糟糕的矛盾状态。


庄子说“弃世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就是在告诉我们这些事儿没那么重要,把它们放下、扔了也没啥关系,你的精力反而更加充盈。


然后他说“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当慢慢把这些东西都扔下之后,自己身体内的力比多——荷尔蒙生长素就会增加。


当然不仅仅是这些,用《庄子》和中国道家的术语,叫作“形全精复”。慢慢地内在脏器会自我修复,然后你的能量就会充盈起来。


甚至会觉得自己有了一种爱的能力,这其实是一种精满神旺的感觉。不是想逮谁就扑谁,而是发自内心地觉得山也好看,水也好看,小孩儿也可爱,同事也亲和的一种精神充盈的状态。做事情不疾不徐、不蔓不枝。



你放松了,世界就放松了


当一个人把大部分能不干的事情全部省下,全神贯注地让自己精满神旺的时候,他就会达到一种“与天为一”的状态。


我采访过几位出家人,我问他们:“你们出家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有一位出家人说:“我太幸运了,我的老师居然让我干了一件事情。”我说:“干什么?”


他说他的师父告诉他们:“你们不要一来修行出家就打坐,先给我去睡觉。


你们以前太累,心里的事儿太多,把手机给我关了。不读书,不看报,不玩手机,定点就让你们来吃饭,其他时间就去睡觉。浑天黑夜地先睡上一个月,睡到饱为止。甚至让他们进入一个全黑的房间,叫“闭黑关”。


我以前看过一个哈佛大学的研究:由于电灯的发明,日常生活的压力,现在很多人的生物钟是紊乱的。


但是这个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会受到来自于地球自转和围绕太阳公转所形成的生物节律的影响。


对于那些生物钟紊乱的人,让他在黑暗之中连续待个七八天就好了,反正醒来饿了就去吃,想上厕所就去上,想睡觉就睡。


你知道吗,一个现代人每年认识的人,可能比一个古代人一辈子认识的人还要多。


好多古人一辈子就在村子里,抬头不见低头见,就那么一百来号人,所以他没有记住那么多复杂关系的需求。要做的事儿也不复杂,每天都是很有规律地做事情。


所以很多中国人,尤其童年在小城市里生活过的人(就像我,八线城市攀枝花来的),被一下子扔到万丈红尘当中,事儿一多之后就烦,脾气一暴躁,就容易引发亲密关系紧张,就容易绝望。


从暴躁,到沮丧,到绝望,到努力打鸡血,到努力养生,到恶性循环,周而复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