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曾经有一位阿拉伯学者做过一个心理学情绪实验。
他把刚刚出生的两只羊分别放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
一只散养在草原上,每天可以自由快乐地奔跑。
另一只则被拴在一个木桩旁,并且在它的旁边栓了一只狼,但狼并不能吃到这只羊。
一段时间后,自由的那只羊长得非常健康,而被拴着的那只羊却死了。
它不是被狼吃掉的,而是因为每天面对凶恶的狼,心理非常恐慌,根本无心吃食,最后因为过度焦虑而死。
其实,生命的长短和情绪的好坏密切相关。
长期处在一个负面的情绪之中,严重的情绪消耗,正在悄悄危害你的健康。
有人曾说:
“一个失落的灵魂能很快杀死你,远比细菌快得多。”
人生路上,我们遇到的最大敌人,就是失控的情绪。
情绪像水,稳定的情绪是涓涓细流,滋养万物;不稳的情绪则是咆哮波涛。
不要小看情绪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很多人常常陷入一种情绪内耗之中而不自知:
工作上被领导批评了,总觉得自己受到委屈,不断回想,总觉得对方故意找麻烦。
生活中和朋友有了矛盾,一直回忆那场争吵,抓着对方的错误不放。
一遇到重大事件的时候,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失眠;
精力都耗费在猜测别人的心思上去,长期处于一种很丧的状态里,便无法感知生活的乐趣。
久而久之,即便一天什么也没干,也会觉得很累。
这种心累,就叫做情绪内耗。
当你耗尽精力之后,钻入牛角尖,就会把自己拖入负面情绪的深渊。
在一档喜剧综艺节目中,知名喜剧演员金靖在入围淘汰赛中意外输了比赛。
作为一个比赛的热门夺冠选手,连进入比赛的门票都没有拿到。
她顿时失去了信心,失落的情绪让她一直感到自责。
她觉得自己辜负了别人的期望,甚至怀疑自己适不适合做喜剧。
其实,比赛中有输有赢很正常,不必太过在意。
一起比赛的伙伴们也很看好她,还在复活赛中选择她来加入队伍。
只有她自己沉浸在失败的情绪里,走不出来。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中有一句话说得很对:
“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不放过自己,就是在自我消耗。
这些负面情绪得不到正确及时的舒解,越来越肆无忌惮。
最后只会让心情越来越低落,愁云密布,生活哪里还能看得到晴天。
其实,很多烦恼,都是因为执念于眼前的小事,在潜意识里把不如意的事放大了。
为了一件小事而大发雷霆,为了一次误解而深陷悲伤,为了一个批评而自我怀疑,于己无益,于事无补。
当你用悲观的眼光审视生活时,你的生活处处可悲。
唯有跳出负面情绪的圈层,让光亮照进来,阴霾也会一扫而光。
没有谁的人生不烦恼,太过情绪化的人,对身体也是极大的消耗。
《黄帝内经》说:
“恐伤肾,悲伤肺,怒伤肝,忧伤脾。”
别小看你的负面情绪,它正在一步步蚕食你的健康。
据统计,200多种疾病都与情绪有关:
经常情绪不安的人容易感冒,一着急就喉咙痛;
紧张、焦虑会让人掉头发;
悲观情绪会影响神经系统,导致血压血糖升高;
经常忍气吞声的人,患癌几率是普通人的三倍。
由此可知,情绪内耗对身体的危害还是非常大的。
电视剧《女心理师》中有一个叫蒋静的“乖乖女”,她平时看着很正常。
每天穿着漂亮得体的裙子,优雅的弹着钢琴。
但她的内心深处并不快乐。
对于母亲多年的强烈控制欲,她虽然很难过,但她没有表达发泄出来,而是选择了接受和隐忍。
这种感受一直延续到她长大成人,也不能直面自己。
她常常躲在一个角落里,一遍遍回想母亲逼自己练琴的场景,很是痛苦。
后来,又用暴饮暴食的方式来掩盖自己的情绪,但她怕胖。
于是就对自己进行强行抠吐,还引发了肠胃疾病。
更严重的是,这种“坏”情绪已经积累成山,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为了逃离母亲的控制,她准备自杀求解脱,把自己推入绝境。
幸好,在心理师贺顿的干预下,她才慢慢冷静下来。
和母亲好好谈谈,把心中的委屈倾诉出来,才逐渐从压抑的情绪中走出来。
不要轻视你的负面情绪,真正的走出来,不是放任不管或者掩盖,而是适时疏导。
有一位医学心理专家认为世上所有的病,都是免疫系统打了败仗。
他分享了这样一个事情:
“我听闻自己身边多了一位患癌症的朋友,对于她生病没有感到意外。
她的家庭关系一直很糟,一个人在家庭里承受的煎熬、抑郁、伤痛,都会沉淀在身体里。
你的大脑暂时忘记了,可是你的身体会一直记得。”
我们常说“气死我了”、“压力好大”、“心有不甘”时一定要重视起来。
想办法去排解,别让你的情绪生病。
3
范仲淹说: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健康的身体从调节自己的心态开始。
作家毕淑敏在《精神的三间小屋》中说:
如果在心里为自己修建一间房子,里面盛满我们的爱恨,那就需要注意平衡。
假如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那是你的大福气。
假如恨比爱多,小屋就阴风惨惨,你的精神悲戚压抑,形销骨立。
如果想重温祥和,你就得销毁你的精神垃圾,重塑你的精神世界。
在布置我们的精神空间时,要给爱留下足够的容量。
人生无完美,不必太苛责。
一个人的心里容量是有限的,当你放了太多负面情绪时,欢乐就住不进去了。
唯有时时清理内心的垃圾情绪,内心才不会布满尘埃。
很多时候,人们不是愿意沉浸在负面情绪之中,而是不知道如何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