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经三十八(1)上德合道之君无思无欲无争无事无分别.
来源:香港艾威序国际研究训练机构 | 作者:hkisyin | 发布时间: 2022-01-12 | 3885 次浏览 | 分享到:


上德不德①,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②,是以无德。上德无为③,而无以为;下德为之④,而有以为。上仁⑤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⑦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⑧。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⑨ 。前识者⑩,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⑩,不居其薄⑩ ;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注释]

① 不德:合道之君本具上德而不论其德,德含无显也。

② 失德:不合道之君不具上德而论其德,故德显而有德失也。

③ 无为:上德合道之君行自然无为之道。

④ 为之:指有为治理,有所作为,失去自然。

⑤ 上仁:指道德之下的“行仁”治国之君。

⑥ 上义:指道德仁之下的“行义”治国之君。

⑦ 上礼:道德仁义之下的“行礼”治国之君。

⑧ 攘臂而仍之:挥袖引导强迫服从。

⑨ 乱之首:混乱的祸首。

⑩ 前识者:不明道者的世俗知见。

⑩ 厚:淳朴无华。

⑩ 薄:轻薄浮华。


〔语译〕 

上德合道之君无思无欲无争无事无分别(道一淳德尚未朴散成王德,故为有德),不言德而德自含其中,故称有德;下德不合道之君有思有欲有争有事有分别(道一淳德朴散为王德,故为无德),言德则德显而不愿失之,故称无德。上德合道之君一任自然而无所作为,乃无为而为,即道治;下德不合道之君有思有欲有所作为,乃有为之为,即人治、人为;上仁本善之君实行仁治循道而为,乃无为而为;上义之君实行义治,乃有为之为;上礼之君实行礼治乃人治强为,若无人响应时,则举起手臂引导被迫服从。所以失去道治后才出现德治,失去德治后才出现仁治,失去仁治后才出现义治,失去义治后才出现礼治。礼治之君虚伪少诚信且德薄已成乱世之祸首;那些分辨是非的后天识知者(指用脑不用心者),仅是自然之道的浮华表面学问,也是无明愚昧的开始。因此真正伟大的人则立身于德的淳厚,而不居于表象的浮华浅薄;心处于道的无为实质,而不居于道的浮华表象,所以当去其后者而采取前者。


[悟解]

小子:依据老子的原意,德篇为首。德篇讲如何得(德)道之妙用大用,也是修道合道者的行为准则!自然合道者自然涵具全德上德大德而不言其德,是谓有德、真德(德同得);而违背偏离自然之恒道者已失去道之全德上德而时时事事言其德,唯恐失之,故谓之无德。自从人类产生思维分别心后,只用脑而不用心。所得之智是愚智,故道之大德全德上德已经丧失不存在了!世人所言之德已不是道之妙用大用之德了,而是偏离大道之后阴阳相对存在的局部小用小德薄德。后来被人们局限到处事做人的思想行为标准,德的涵盖范围变得越来越狭窄。


对于当今世人来说,德乃人生观,道乃宇宙观。道德的内涵就是宇宙观和人生观。世界各大宗教皆是围绕着这个主题内涵对世人进行教化。可由于世人偏离大道的时间太远,对道德的真实内涵已经失落遗忘,其宇宙观与人生观也与真正的道德一起失落遗忘!世人的人生观宇宙观建立在阴阳相对分别的基点之上,由此所创立形成的文化、宗教、信仰、哲学、科学、伦理、道德、传统、习惯等等与原本道德相比,业以混乱且面目全非!所以当代人对老子《道德经》的释解领会难之又难!对自然之恒道与上德大德的理解更觉不可思议!在圣哲老子出生的东方大地上至今仍有不少人视老子之言为无稽之谈或封建糟粕,并决心将其扔进历史的垃圾堆。可谓是东方不亮西方亮,物质科技十分发达的西方世界却对圣哲老子的自然无为之道情有独钟而倍感神圣!几乎每一个书店里皆有老子的《道德经》 出售。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此经在全世界的发行量仅次于西方的《圣经》 。西方的一些年轻人对老子崇敬至极,甚至将水(老子视水如道)作为道徽佩挂在胸前。每每见到中国人则要恭敬地请教《道德经》的内涵真义。作为圣哲老子国度的后人对此现象有何感想?


这恰如当今世人一样,早已忘却了人体能与宇宙天体相通相融,且存在着与天地万物通融的巨大潜能。而将探索寻觅宝藏的目光投向外部表象世界,由此迷失根本而执着迷恋于相对存在中的过程现象。毫无疑问,人类若不找回迷失的大道源头根本,而在相对存在的过程表象中继续分别取舍争斗,则会永远没完没了的争斗下去!永远跳不出相对存在下矛盾怪圈的束缚与制约。人类的进化升华、实现大同世界也将成为一句空话。


关于“功德”之说,历史上曾发生过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


佛祖的28代传人达摩(禅宗初祖)来中国弘法时,首先拜见了佛教皇帝——梁武帝。梁武帝天生好佛、舍身事佛、大造佛寺,自以为功德无量,便有意问达摩:“朕造寺度僧,有无功德?”谁知达摩回答说:“全无功德!”这个故事耐人寻味。在世人眼中,梁武帝的作为肯定是功德无量,怎么全无功德?是达摩鄙视梁武帝的自恃傲慢还是另有之说?对于学佛悟道者来说显然是一个值得参禅的话头。


这里首先要弄清的是达摩所说的功德非世俗之功德,而是真正合道的上德大德真德!真正的上德大德真德是无思无欲无争无事无分别下的自然而得(德)没有丝毫的思维分别念头和目的追求。而梁武帝舍身事佛、大造佛寺是存心建德积德求德,显然是对大道上德的无知,由此背离了真正功德,自然是全无功德。达摩是开悟明道者,是立足于大道上德的根本源头上回答的。古人将德分之为阳德与阴德。还有其王德与当今的所谓职业道德等。阴德是不可见之德,是大德真德;阳德是可见之德、分别之德。故是小德俗德,不是真正功德。不可得道成圣,只有人天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