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之前,先觉知自己
来源:香港艾威序国际研究训练机构 | 作者:hkisyin | 发布时间: 2019-06-01 | 9558 次浏览 | 分享到:


我们总以外物为原点,那就会失去对当下的自己和周围的感受。


当一个人静心体会自身己心,感受天地四季变化,花鸟鱼虫浮沉,意气神体互感,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原点是自己的内心,便不容易偏离。


真正的养生,要先去感受自己


当一个人用自己的感受去生活的时候,是从他的内心出发,原点是自己,没有错位。


现代人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呢?我们去求一个东西、一个人或者一件事。


总是有很多远大的发展计划,一直思考,想得很遥远。或者关注一个明星,念念不忘。


不停地看这个看那个,或者不停地讲话,不停地做事。


我们以外物为原点,那就会失去对当下的自己和周围的感受。


这个状态在中医叫什么呢?是“形神分离”。


打坐安静的状态是什么呢?是《黄帝内经》说的“形与神俱”,或者“身心合一”。


现在讲营养,要吃得好,早上一个蛋,晚上一顿肉,这样对不对呢?


小时候我们都烧过炉子,炉火的大小决定了你应该往里面加多大的柴火,道理很简单吧?


那么,为什么我们在吃的问题上就不明白这些道理呢?


你的炉火明明很小很弱了,已经没有什么消化力了,烟道也都堵住了,大便不通,汗也不出,也没运动。


你还吃牛排,还喝牛奶,只会增加肥料和堵塞,把炉火压灭。


这些道理不需要通过学习医学知识才能明白,都是日常生活最基本的常识,要在生活当中去体会。


体会吃什么东西有什么不同的感觉,有知有觉地去生活。


吃了某个东西你感到不舒服,哪怕吃到第十次你才发现,也是有知有觉的开始。


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是去外面寻找一个外在的统一标准。


所以,在生活中要养成用心的习惯。去感受自己、观察自己,然后至少知道。


  吃了什么东西舒服,什么东西不舒服;跟谁在一起舒服,跟谁在一起不舒服。


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会比较安心,或者反之,会睡不着、纠结和难过。


生活中时时刻刻留意观察自己,就可以时时刻刻调整自己,这是真正的养生。



 调柔身心


《黄帝内经》对养生和养神还有一个更高的要求:“恬淡虚无”,接近道家、佛家成就者的状态。


“恬”是安静、安然的意思,带着放松的、微微的甜美。


而电视剧里常见的大喜大悲是相对偏执、失中、失守的状态,不是一个平常的中和状态。


这个“恬”如果换成“甜”,即“甘”的意思。


中药有一个原则叫做“甘以缓之”,意思是所有的药,只要是甜的,比如甘草,就能让人的精神、身体的运转,包括人看待问题的方式及态度柔和、缓和起来。


现在很多病,源自缺乏“缓”。


比如神经衰弱、焦虑症、躁郁综合征等,都是这个时代常见的,其实是大家陷入了一种太快、太急了的精神心理生活状态。


太急了,神就飘在外面,气机也浮动不定,既紧且乱,生理功能也就跟着失调了。


“淡”是什么意思呢?“不那么在意,无可无不可,都可以。”于是就有了很大的空间,这样也可以,那样也可以。


而不是有所期待,执着于目标,也没有想要控制局面。


所求所想的少一点,有为的习性轻一点。


佛法常说“自净其意”,儒家讲“思无邪”,道家说“为道日损”,都在讲要简单一些,朴素一些。


对身体差的人,我有个建议,无论是善意还是恶意,都是意,意最好不要动得太多。当身体弱的时候,神气是不容易收住的。


从中医养生,从道家、佛家来说,修心都是第一位的。


因为那个时候你的身体像电子天平一样敏感,一个想法涌动就会有很大的变化。


南怀瑾老师的书里常常提到,打坐坐到比较细微的时候,你的一个念头,身体都会有变化,都会有感觉,那个时候自然就不敢乱动念了,乱想乱看就会不舒服。



 精微感知力:虚己的功夫


人类的认知有两套模式:一是元神,另一个是识神(现代会用心或脑来指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