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如果谁能战胜自己,那么这个人就能够战胜一切。
我们学习了太多如何与人相处的教条,却忘记了最为根本的一点,即如何与自己相处。
一个不会与自己相处的人,也一定不会与他人相处。
我们经常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其实最重要是的人自身的和谐。
我们的内心有无穷的欲望,又有无穷的矛盾。
不妨看看自己的心,其中有多少妄想在此起彼伏,又有多少情绪在纠缠不休?
在这些没完没了的念头中,我们就像波涛上摇曳的孤舟,时而被冲向这里,时而被甩向那边,片刻不得安宁。
只有学会了如何与自己相处,才能保持身心的和谐。
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才是人生的根本。
庄子说:“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这里的“独有”指的是独立自在,自我和谐,自我完善,也就是懂得如何与自己相处。
人一方面要发挥自己的能力,服务于社会,使其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另外一方面要“独有”,使个体的生命处于积极、和谐的状态,成为“至贵”之人。
前者是儒家思想的体现,后者是道家思想的体现。
学习如何与自己相处,如何与孤独和解,如何与时间为伴,是每一个人的必修课,而且它如同养分,对人的滋养,是缓慢渗透的。
那么,又如何与自己相处呢?
首先,认识到孤独是不可避免的。
人是群居动物,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脱离他人而存在,但是我们又是孤独的。
在没有人的夜晚,在内心的深处,我们渴望被人理解,渴望被人接纳,但是,相识满天下,知己能几人?
惠子是经常和庄子斗嘴的一个朋友,每次都被庄子批得灰头土脸。
惠子死后,庄子讲了一个故事,来形容失去精神上的对手之后的孤独。故事说的是:
有一个人,鼻尖上溅到一滴像苍蝇那么小的污泥,他请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挥动斧头,随手劈下去,把那小小的污点削掉,鼻子没有受到丝毫的损伤,那人也站着面不改色。
宋元君听说这件事后,把那匠石找来说,你为我也这么试试,匠石回答说,以前我是能做到的,但是可以搭配的伙伴早已死去了!
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无时无刻地终身陪伴我们,在很长时间里,在人群中前拥后抱,热热闹闹,让人误以为这就是生活的常态,其实,孤独才是人生永恒的状态。
我们所能做的不过是正视孤独,然后找到一条可以跟自己更好相处下去的路。
其次,坦然接纳自己、完善自己。
庄子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我们都会有不足,有失望,有难题,它们是人生的一部分。
光是接受这些事实,对我们而言,就意义深远。
所谓成功学喜欢灌输这样的观点: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如果谁能战胜自己,那么这个人就能够战胜一切。
人们之所以这么说,是由于长期以来人定胜天的思想在作祟,人是有征服欲的。
所谓“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说到底也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其实在自我斗争中不存在战胜问题,而是一个不断地进行自我探索,不断地自我完善的过程。
每个人的潜能不同,成功只意味着能够达到自己的上限而已。
从这个意义上说,战胜自己是对自己能力的恰当评价,是能力的尽情发泄。
生命不是比较,不是战胜,而是接纳和完善。
常常走向内心,反省自己,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的方向和梦想,接纳自己并不断地精进,让自己的生命成为礼物。
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的时间,就是他的生活态度。
在有限的珍贵时光里,与其关注、讨好他人,不如修养和完善自己。
孤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白白地浪费着时间,除了长胖和一脸的怨气,一事无成。
最后,学会承受孤独、享受独处。
庄子说:“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孤独,可以成为一种美。所以,我们在孤独中,完全没有必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我们可以享受独处。独处,总不免有一些寂寞,但也正因为寂寞,我们可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独处,关系到一个人底气的问题,它来源于自身的能量,会带给你一种不依傍的自信。
孤独和独处总是难的,更多的空闲时间扑面而来,无聊也随即铺天盖地。
人都会无聊,并且会变得越来越无聊,但是只要内心充实起来,把那些无聊分解到一天天里,就没有了。
女人往往渴望来自男人的安全感,如果她们有过独处的经历,就会知道自己给予自己的安全感,更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