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经八(2)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来源:香港艾威序国际研究训练机构 | 作者:hkisyin | 发布时间: 2021-06-15 | 6499 次浏览 | 分享到: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之所恶,故几于道。


圣哲老子善于以物喻道。这里用水性比喻道性。上善之人其德性犹如水性。水性柔和而甘居卑下,利益万物(百姓)而不争求回报,停留在人人(万物)厌恶处而默默无声。可以说是一任自然、随遇而安、无悔无怨。其特性几乎同于道性。


水性几乎同于道性的论述,有一则宇宙信息讲得很透彻,现摘录如下:

水性显道性


水,能上能下,能融能化,遇方成方,遇圆成圆。水化为气,上人之美性,水结为冰,处下,人之恶性。水融于万物而为利。水能载能覆。水起于渊而回于渊。水无形无相、无色无味。水无器不成方圆。水什么不能,什么也能。水应时而涨、应时而伏、应时而化、应时而结、应时而止。遇热化为气,遇冷结为冰,遇温成液。在春为雨,在夏为雹,在秋为霜,在冬为雪。水静可映照,水流可冲激,可止于恶下,可升于太空。水无处不在无处在。有相即有水,无相水焉争?燥遇水而柔,枯遇水而润。水流成河、成渠、成沟。水止成池、成塘、成泉、成海。水遇金成锈,遇土成泥,水不是道却能显道……


日映水中觉为幻,蓦然仰观还在天。

不是水月还多事,只因幻影被心牵(猴子捞月亮)。


山不转来水在转,推行卦体无水难。

归山暗修药丹道,真体无水不成丹。


水是道的参照物,是宇宙体的又一活性粒子,起着沟通、冲激、滋润等作用。在人体融血融脉。血脉通,身体康健;水不融,便生疾。水在脏为肾,处众人之所恶,然生津液以善上,通融周身不争凶。居下无险地,归渊便是心。滋养于万物,沟通于语言。善治归于正,服事能者身。山不转、水在转,(月光如水)月亮绕着地球转,时令易,水变动,春流动,夏蒸升,秋伏威,冬结冰,周而无始无终…… 


老子观到水的融性几于道,但又观到人在治理水时缺乏智慧,利用“孤立”的方法永远是不能成功的。需要诱导。诱导的方式是修渠,渠渠通大海,让水从哪里来归哪里去。


水为什么会祸患人类?仍然是锤炼人类的“思”,水“盈”了、“锐”了、“满”了,将有祸患了。如果不思回归、不思融通¬¬——从哪里来的盈、锐、满?


小到修身齐家,大到治国立本,必须懂得诱导,懂得融通,懂得回归。


水本来不会祸患人类,只因人类忘记了自己的“本来”之意,水本来不该存在,只因宇宙为了“演化”。世间万事万物是宇宙“演”给人类深思的戏。结果“戏”成了“秘”,人成了“迷”,迷秘为真,被物所转,竟穿上“物”装,登台演戏。今日穿这衣,明日穿那衣(指六道轮回),在戏台上轮回不已,忘了回家。


故老子立笔于此,道出“因果轮回”之道,非人道也。人是宇宙的化身,故人道即天道。“功成身退”,即人道成、天道返。是融、是盈、是回、是归…… 


满地金玉福贵堂,人间万象本无常。

因果轮回皆执相,超然物外返天乡。


此信息自然流于笔下,接受信息者得心应手,仅在无意识下记录而已。信息内容正是对此章内容的细解发挥,其乃妙美之极!未来的新人类顺道合自然,没有自我分别心,只有宇宙的统一思维意识,即万众一心!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居善地:上善之人效法水之特性,善于选择不被世人注目的卑下寂静之处,和光同尘,随遇而安。


心善渊:上善之人其心神安守清静如幽隐深渊,即入先天虚无之道境,不为世俗外境转动。因为内心清静空寂是静养心神、与道合一的最佳状态,即老子反复强调的无思无欲、无求无争。


与善仁:上善之人行道只与不取、报怨以德,仁慈之极!其仁慈心行如水自然而致,不求回报。显然这与世人所讲的仁心、仁慈、仁爱是有所区别的。实施仁政的统治者是从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观点出发,为获取民心而有所图报的。以道治世者心无分别,自然没有个人的意志立场观点,更没有为获取民心的目的和图报。其仁心慈悲完全是从真心中自然流露的,没有任何目的和要求的。也是自然而然的,符合大道自然法则的(道法自然)。

言善信:上善者心地敦厚善良,其言真实无妄、至诚无欺,绝不会言而无信,更不会花言巧语。守信用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何况上善之人?失信者必失民心,自然也会失去天下……


正善治:上善者修身治世是以“正身、正心、正道”治之,是“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源头根本治理。也就是一切皆从正心合道的源头根本入手,统一整体入手,防患于未然。而不是陷入相对存在的矛盾怪圈中,待到动乱和疾病发生后再去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局部治理与治疗。


事善能:老子在第63章讲:“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圣人做事善于化大为小、化难为易,从事物的源头根本入手。不做大事、难事而能成就治国大事或化解难事,此自然之道的平衡和谐之力可称之为“事善能”。当今研究老子的一些学者专家或读者们易犯的毛病就是将老子以道治世(包括战争与处理人事关系)的自然无为法则与有为治世者的心计韬略乃至故作仁慈卑下的作秀表演混淆起来,等同看待。由此将老子无为治世视作心术、权术、战术或为人处世之技巧,实在是南辕北辙、大错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