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与事实大相径庭。头脑的本质没有改变。头脑的内容也会保留不变。
但是,没有自我设定条款(应该不应该),或者执迷于区分对错,你体验到“负荷”开始消失。你稳定在一种“见证”的状态,在那种状态下,情绪负荷消失了。
这是一个持续加深的过程。
许多人把开悟与了不起的宇宙意识、洞见、无所不知等状态联系在一起。这一切可能与开悟状态有关,也可能与开悟状态无关,不应成为开悟的误区。
开悟本身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它只是分离感的瓦解,是你的身体被设计成的一种自然状态。
开悟了就是舒适地随顺生命之流。如果难过,你不会试图对自己说要离开它。如果快乐,你不会试图保持那个感觉。
一切都只是它本来的的样子,没有额外的负荷或是与过去有关的情境继续存在,没有创伤和制约模式干扰到每一刻的体验。
你完全活在当下,与每一种情绪、每一种体验在一起。你发现,就像导师们喜欢提醒人们的那样,每一种情绪、当你完全地经验它,都会成为巨大的幸福。
巴关说,如果地球上有60亿人,就有60亿种开悟。每个人的开悟都将他们自己的灵魂欲望和意图的品质涵括在内。
当你进化了,你或许会发现一种疗愈的天赋、一种智慧的大能或是对地球和人类深切的守护。你或许会经验一种内在深沉的静默,或是感到处处充满喜悦,或是与所有创造合一的状态。
这些状态可能来来去去,而且因人而异,但是有一件事是每个开悟者共同经验到的——自我消失了,受苦终止了。
你可能还有欲望,但它们不会转为迫切的渴望。你可能还有抗拒,但它们不会转为嫌恶。你可能还有人格,但它将是一种流畅优美的短暂的来来去去的人格之舞。
你越深地进入这种状态,越不会感到有需要坚持憎恨、恐惧、创伤,也不会感到更有需要保持好时光和灵性的高峰。
你越深地进入你的开悟状态,会有持续不断的越来越深的合一、平和、寂静、爱和喜悦的状态。
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多地安住在难以言传的境界,而且,矛盾的是,那又是真实的境界。
首先,不管怎样,头脑都有可能翻出各种冲突、抗拒和怀疑。这是自我的本质,抗拒改变,这已经成了头脑内部的记忆模式,当头脑试图否定经验时,会设法弄出很大的力量。
你只是允许这一切发生,最终,一个巨大的平静就会突然降临。任何事被全然地经验就是喜悦。
事实上,如果有一件事被完全地理解,你通往开悟的路就会非常短。
冲突被全然地经验是喜悦,伤痛被全然地经验是喜悦,悲痛被全然地经验是喜悦,怀疑被全然地经验是喜悦,愤怒被全然地经验是喜悦,快乐被全然地经验是喜悦,爱被全然地经验是喜悦。
自我消失了,不断地制造有关现实的解释的需求也随之消失。对现实的解释消失了,我们就能如实地经验现实本身,而不是我们所喜欢的它的样子。
不是不断地强烈渴望我们所定义的开心的体验,也不是不断地抗拒我们所定义的不开心的体验,只是简简单单地经验,一个片刻接着一个片刻,意识通过我们表达它自己。
开悟既是一个事件也是一个过程。那个事件与分离感自我的死亡相一致。在此基础上,有一个持续加深的合一的过程。
02进入合一并不都是喜乐
在一些观点看来,你应该期待经历一个“变黑”的过程,或者说是“暗夜”。暗夜的感觉指的是持久的试炼头脑之丑的过程。
灵魂的暗夜是一个深刻的关于人类存在的空虚,个体的无意识内容被完全彻底地清除干净。这些既可能与极端的孤独感、沉重感、怀疑伴随,也可能与绝望相伴随。
“暗夜”可能是心理的,也可能是存在的过程。心理的受苦与“自我”有关,一旦“自我”消失了,受苦就消失了。
越深入存在空虚的旅程就越没可能保留一丁点儿的人格认同。当年耶稣在旷野中与撒旦辩论,就是在清除自己的无意识人格,为他成为牧者做准备。
这样,在他被钉死在十字架后进入炼狱的旅程,他才能够清除掉人类集体无意识的面向。
这个旅程没有太多可说的,因为它对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不可能被延长或缩短。这是一个必要的达到熟练驾驭的部分。
巴关说,最终,我们每个人都将不得不经历这一经验,当我们以个体方式经过这一切,就有可能清除人类集体无意识到某种程度,这样,集体性的开悟就会非常容易地发生。
在更多的即席讲话中,巴关指出了开悟的三个阶段:
① 从头脑的惯性中抽离出来只是观照生活的能力
② 认出生命内在的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