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生是“愿力”重要,
还是“业力”重要?
这没法思考,只是选择。
我选择愿力驱动,因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阳主阴从。在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用愿力可以有更好的定力。
发愿,会让你拥有超乎想象的能量
有的人为什么定得住?
关键是他有愿力,有愿力可以有更好的定力。
愿力不是在神灵面前许愿“你给我们多少钱,我就回来还愿”,
发愿是拿自己整个生命与众生交换的过程。
无论是地藏菩萨的十二大愿,还是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十二大愿,讲的都是怎么样利他。
后来,我发现一个秘密,那就是当你真正全心全意地利他时,你会拥有超乎想象的能量。
2愿力越大,
改变自己的推动力就越大
其实,每个人都受制于他的业力,比如你的出生时间、童年教育背景、体质,甚至你的名字常常被叫所产生的对你的暗示。
我们的文字是象形文字,每一个字都是一个符。
当然这并不是不可以改变,我后来去参加一个课程,那个老师就讲,许多人都没意识到透过后天的努力,尤其是心智模式和行为习惯的改变,可以整个改变你的命运。所以才有了《了凡四训》。
而且当你发的愿越大,你越希望去为众生服务的时候,你改变自己的推动力就越大。
但是人过中年之后,反而借由挫折生出一种坦然的发愿。
梁漱溟先生说过:
人生的第一个阶段受欲望和恐惧的驱使去获得很多东西,包括财富和权力,来避免自己受恐惧的困扰。
当获得这些东西之后,他发现他并没有满足,他也并没有免除恐惧,于是开始出离,甚至厌离,用消极的态度过清贫的生活。他离开人群,以为靠独自的修行可以改善这一切。
当他持续往前走的时候,他发现这种厌离的生活实在是无趣透顶,而且对自己并没有多大的帮助,于是他又走到第三个境界,就像孔子所说的那样,到达“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沉静,真诚地努力,尽人事知天命。
按照一个让自己的灵魂更完善更高级的方向去努力,能做到多少就做到多少,它唯一的结果就是到老的时候,不后悔。至于做不做得到,已经不是他关心的问题了。
当一个人有了这样的发愿,他就会发现他的生命开始呈现出勃勃生机,而这种勃勃生机并不像孩童时期那样受荷尔蒙和恐惧所笼罩或者驱使,而是更加缓慢而坚定地前行。
我认为这是儒家思想非常美妙的地方。后来我才发现,原来佛家也讲发大愿,道家也讲“我命在我不在天”,其实殊途同归。
所谓的生机就是在绝望之后产生出来的,“你爱不爱我,我都爱你;你需不需要我,我都存在”的那样一种坚定和执着。
我觉得这就是生命力在人生不同阶段的一个升华。
这已经与他人无关,而是你是否愿意做出这样的选择。
以上的就是在工作和生活等这一类日常作业当中,我们升起的一种定力和慧心,所以“戒、定、慧”是一直贯穿在这里的,《大学》里面提到的“修齐治平”也是贯穿在这里的。
所以处处见生机讲的是,生机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由纯正发心而来。
你决定有,于是就有。
你有光,于是世界就有了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一切以结果为导向,保持正知正见,不迷信,不盲从,不搞个人崇拜,自己受益是根本,人生苦短,万法皆空,唯有因果不空,离心无法,心正一切正,心邪一切邪,保护好自己,保持自己的清静心和道心,尽快远离负能量干扰。更不去做干扰别人清静心和断人慧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