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为什么而出家?
来源:香港艾威序国际研究训练机构 | 作者:hkisyin | 发布时间: 2018-01-26 | 5793 次浏览 | 分享到:

  佛陀出家前,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名叫乔达摩·悉达多。佛陀曾对大弟子阿难说:“我很娇贵、非常娇贵、极为娇贵。”

        曾经,佛陀还是太子的时候,住在宫殿里,那里有专为佛陀而设立的莲花池,有上等的香料,佛陀有三个宫殿,一个供冬季使用,一个供夏季使用,还有一个供雨季使用······

        佛陀当年的优越生活,或许是后人无法想象的。他是现成的太子,将来还会是皇帝,他又没有恋爱失败,也没有任何的违缘,他为什么要出家呢?

         
             原来,佛陀是为了这一件大事而出家的,那就是人们谈之色变的生死问题。

        一次,佛陀出游,在东门看到一位老翁,知老苦的可怜;在南门看到一位百病缠身的病人,知病苦的可厌;在西门看到一位被亲友围绕哭泣的死者,知死苦的可悲。

        老苦、病苦、死苦,让让久居深宫、不知人间疾苦的太子受到极大震撼。这三种痛苦,并不是佛陀悟到的,而是本身就存在的,只是过去的人们,被无明障住,并不能看到这些痛苦而已。

        即便有些人明白这些,但大多数的都会选择回避,但事实上,回避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能让人们,在面对老、病、死时变得更加恐惧,被这三种苦引发的打击,伤害的更深。

        于是,佛陀在印度文化中“解脱”的影响下,希望找到一条解脱生死的真正道路。

我们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人类究竟从那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几千年来东西方文化都在研究它们,可是并没有一个最终的答案。

        但,佛陀对阿难说,在我觉悟之前,当还是个未觉悟的菩萨时,我自身受制于生、老、病、死、忧伤与烦恼,我所追逐的一切也受制于这些事物。

        后来,佛陀想:“为何自己受制于生、老、病、死、忧伤与烦恼,却还要去追逐受制于这些事物呢?若我自己受制于这些事物,现在看到它们的过患,我应当去追求不生、不老、不病、不死、无忧、无恼的最上解脱——涅槃。”

        但是,佛陀心里明白,在家的生活杂乱不洁,出家的生活无牵绊,在家如果想要修习梵行,势必登天还难。所以,佛陀选择剃去须发,身着袈裟,出家为一名真正修行的比丘。

        佛陀放弃了一切,为了彻底解决生死大事,为世上的所有人,去探寻生命的真谛,他愿意去替我们思考,找出一条解脱之路,所以,佛陀出家了。

诚然,想要解决生死大事问题,并非易事。解脱是印度文化的核心内容,重视出世生活的印度人,热衷于打坐冥想,包括印度经典《吠陀》、《奥义书》等等,都在试图向人们传授解脱的道理、方法。但是,这些都不究竟。

        所以,佛陀踏上了一条艰难的求道之路。起初,佛陀参访仙人,修习禅定。但仅仅依靠禅定,无法把人引入觉悟和涅槃。

        接着,佛陀开始苦行。当时,印度的修习者认为,一切痛苦源于人有太多欲望,唯有对不真实的色身百般折磨,才能消除欲望,获得解脱。而当佛陀差点连命都没了之时,他意识到,苦行并不正确。

        最后,佛陀回想起净饭王在劳作时,他座在阎浮树下,远离感官的欲望,远离不善法,他进入了初禅,获得了一些喜乐。

        佛陀放弃苦行,开始吃东西,进而有能量在菩提树下,打坐了四十九天的时间。

        期间,佛陀战胜了魔军,战胜了内在的魔性,他修习四禅,开发三种智慧,观察缘起、十二因缘,找到了流转和还灭的规律,最终说每个人都具有的佛性,而悟道成就。

获得成就后,佛陀明白了很多道理,对于促使他出家的生死问题,他说,生生死死,只是假名而已,是一种假相,众生随着业力,在生死中流转,生了死,死了又生,生和死本就是一个问题。

        我们对生死话题避而不谈,其实是不敢面对我执,只有没有我执,生死问题才能看的清,放的下,就能获得解脱,获得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