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方法,能让人远离痛苦!
来源:香港艾威序国际研究训练机构 | 作者:hkisyin | 发布时间: 2021-04-30 | 5167 次浏览 | 分享到:
01烦恼,时时有

在佛教中,“心理问题”就是烦恼。

根据佛教经典,人可能有一天、两天甚至很多年没有生理疾病,但是很少有人有一天、甚至一刻没有“心理问题”的。

 

烦恼有大有小,有多有少。人的烦恼,日日有、时时有。在佛教看来,人有烦恼是客观的现象。

 

出家人也有烦恼,但是出家人善于处理烦恼。所以,对于出家人来说烦恼也不是烦恼了。


修行其实就是这样,不是要树立多少敌人,而是认清本质、学会处理。逐渐的接纳自己、接纳一切。

修行如此,生活也如此。

想要成功,就随顺因缘、把握因缘、创造因缘。


02用佛法,解决烦恼

 

无论修行还是生活,要解决的就是烦恼的问题。

 

佛教的四圣谛教我们的,就是如何处理烦恼。

 

佛教四圣谛:

 

(一)苦谛: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世间有情悉皆是苦,有漏皆苦。

(二)集谛:苦的生起的原因,就是烦恼及因烦恼所造的业;

(三)灭谛:苦消灭后的结果;

(四)道谛:达到消灭苦的方法。

 

苦谛,梵文是Dukkha,它的含义很广,所以人们误解最多,以致于许多人以为佛教是悲观的。

 

其实佛教讲到很多种的快乐,如:家庭的快乐,富有的快乐,单身的快乐,友情的快乐等等。


但是佛教认为追求感官的享受与快乐,是“低级、平庸、无益的凡夫之道”。

佛教的人生态度既不是非悲观的,也不是非乐观的,是客观的。

正因为客观,才有超越生命的可能。

 

就如医生看到病人,有三种态度:悲观、乐观和客观。医生每天都在讲病、看病,但是医生既不是悲观主义者,也不是一个乐观主义者。

 

因为无论悲观还是乐观,都是带有主观情绪的治疗。面对无常的病情,无论哪一种情绪的带入,结果往往都可能给医患双方带来不和谐的结果。

 

佛陀就如医生一样,对生命持第三种态度。

 

人有“生理问题”和“心理问题”。佛教所讲的“苦”,是指人生的问题。

 

对于“生理问题”,也就是生理疾病,佛教建议你去看大夫。

 

佛教所注重分析的是人的“心理问题”。

 

《杂阿含470经》:

 

佛告诸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身触生诸受,增诸苦痛,乃至夺命,愁忧称怨,啼哭号呼,心生狂乱,当于尔时,增长二受,若身受、若心受。

 

多闻圣弟子身触生苦受,大苦逼迫,乃至夺命,不起忧悲称怨、啼哭号呼、心乱发狂,当于尔时,唯生一受,所谓身受,不生心受。

 

“苦谛”,也就是人的烦恼,日日有、时时有,但是苦或烦恼是可以消灭的,这是第三“灭谛”。

 

要想灭苦,就是找到苦的生起的因缘,就是“集谛”。


苦的生起的因找到了,解决的方法也就有了,最终达到的,就是“道谛”。


03佛教的人生态度是客观的。

 

佛教讲苦,或人生的烦恼,是要我们面对问题,而不是逃避问题。

 

如果逃避人生的问题,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大问题变成不可解决的问题。这不是佛教的态度。

 

我们因欲望而劳累,众生都是如此。

 

很多人向往山林,希望放松身心。但是如果这种放松是为了更好地投入五欲六尘去战斗,那么且不说是浪费了人身,至少是辜负了山林的一番苦心。

我们的内心如果能够不贪著,那么便可以大隐隐于市。但如果没有这种程度的心态,那么我们必须使自己认识到贪著的过患、欲望的苦恼、生命的本质。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作为人身的五蕴本来是无有任何实义,并且它还是痛苦的载体,生灭的法犹如闪电,无常迅速。

 

若详细观察后,就会知道轮回一切诸法皆是苦的本性、空的本性,并无任何东西值得贪恋。


从身体的五蕴乃至器情世界中的一切本无可贪之处,但凡夫因分别念以为外境实有存在,就这样将自心捆缚了,于是给自他都带来巨大难忍的痛苦。

本来不净以为清净,本来痛苦当作安乐,本来无常执为常有,如此给今生来世带来无尽的痛苦。


04贪欲,是祸害的根本

 

所以什么是苦谛?一方面是指生命存在本身,一方面是生命因对自身存在产生的烦恼。

 

烦恼,是因为贪图世间的五欲六尘。贪欲是一切祸害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