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秘妙用: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
来源:香港艾威序国际研究训练机 | 作者:hkisyin | 发布时间: 2020-10-30 | 7132 次浏览 | 分享到:


《象山全集杂说》中说:“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东南西北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

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人心至灵,此理至明;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

这段宏论甚为深刻,陆先生将“心”作“理”作宇宙,心即理即宇宙。由此可见,古先哲圣贤对“心”之理解运用远远超越当代世人。这个“心”与“理”则成了古人的哲学理论、人生观和宇宙观。由于它的绝对惟一不可分,自然成了形而上之道,故被西方人称之东方神秘文化。这里我们引用美籍华人、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于1999年12月3日在香港中文大学发表的题为《中国文化与科学》演讲中的一段话。他说:“我们可以看到非常有名的一句话:‘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不是从王阳明开始的,董仲舒就说过了:‘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朱熹说:‘天人一物,内外一理’、‘天人无二理’。什么叫作‘天人一物、内外一理’呢?就是说有一个‘理’。这个理对于我们自己的思想外界的一切,是一回事情,这个整个的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精神。我认为这个‘理’是一个精神,或者说是王国维所讲的‘境界’。或者我们用另外一个方法,不问‘理’是什么,只问‘理’不是什么。那么我们就得到结论,‘理’不是近代科学所讲的规则、规律,或者定律。这个观念、规则、规律跟定律,是近代科学追求的重要精神,而这个精神跟中国传统文化所要追求的‘理’是不一样的。他们的方向是一样的,可是具体内容是不一样的。传统的中国文化里,没有这个定律,没有这个规律,没有这个规则的观念”。

杨振宁先生将“天人一物、内外一理、天人合一”视作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精神或整体观念或境界,与近代科学的规则定律不是一回事。就是说,其中更深刻内在的东西,他也说不清,讲不明。是的,这个“心”、“理”、“天人合一”之整体观念,就是道家老子所讲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或佛家所常说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是用常人的思维语言无法讲明白的,因为它超越了人的思维语言和文字,超越了世间相对存在,是先天绝对无分的虚无整体,是造化宇宙万物的惟一绝对存在、绝对真理。而现代科学所研究的规律、法则、定理统统不是中华古文化中的这个“心”、这个“理”!现代科学的研究是立足于物质世界相对存在之上、事物表象过程之中。而中华古文化中的这个“心”和“理”则是立足于绝对的惟一的无分别的超越人的思维语言和文字的不可思议的永恒存在之上!事物的本质源头之中。所以,它应是也必然是现代科学的总内涵总指导和总规律,也是现代科学发展的最后总归宿!中国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曾说过:“佛学是科学之母,研究佛学可以补科学之偏。”佛学就是“心学”。伟人毛泽东曾在1917年8月23日给黎锦熙的信中也提出人生美的极至是“呼太和之气,吸清海之波”,从而使“天下人民为宇宙之一体,即宇宙真理各具人人之心中,虽有偏全不同,即总有几分之存在。”“世界之外有本体,血肉虽死,心灵不灭。”由此可见,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就对心学、理学、佛学、有过涉猎探索。

王阳明先生继承发展了陆象山的“心学”,郑重指出:“心之本体无所不概。”又说:“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有人问他:“天地鬼神万物千古见在,何没了我的灵明,便俱无了?”他回答说:“今看死的人,他这些精灵游散了,他的天地万物尚在何处?”这与西方的一位哲学家所说的“我思故我在”有异曲同工之妙。

古人还将“心”、“理”扩充到万事万物中,万事万物皆有其理其心。如大儒朱熹说道:“凡物有心,而其中必虚……只有这些虚处,便包藏许多道理,弥纶天地,概括古今,推广得来,盖天盖地,莫不由此。此所谓人心之妙欤!理在人心,是之谓性。性如心之田地,充此中虚,莫非是理而已。心似神明之舍,为一身之主宰;性便是许多道理,得之于天而见于心者”。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一切以结果为导向,保持正知正见,不迷信,不盲从,不搞个人崇拜,自己受益是根本,人生苦短,万法皆空,唯有因果不空,离心无法,心正一切正,心邪一切邪,保护好自己,保持自己的清静心和道心,尽快远离负能量干扰。更不去做干扰别人清静心和断人慧命的事情!

宁动千江水 勿动道人心!因果报应,丝毫不爽!